我國微流控芯片的發展現狀以及市場前景分析
微流控芯片的誕生是伴隨著現代分析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而實現的。分析技術的進步極大的推動了生命科學的發展,與此同時,人們對生命科學的研究從宏觀逐步深入到微觀,為了適應生命科學從宏觀到微觀的發展的需要,分析儀器正不斷趨于微型化,而微流控技術成為生命科學發展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。
微流控芯片分析是當前的科技前沿領域之一,其目標是通過對芯片微通道網絡內微流體的操縱和控制,完成化學實驗室中取樣、預處理、反應、分離和檢測等分析功能,實現分析裝備的微型化、集成化和自動化,最終實現芯片化,即所謂"芯片實驗室"(Lab-on-a-chip)。微流控芯片已被列入21世紀最為重要的前沿技術的行列。
微流控芯片的特點:
微流控芯片集成的單元部件越來越多,且集成的規模也歸來越大,使著微流控芯片有著強大的集成性。同時可以大量平行處理樣品,具有高通量的特點,分析速度快、耗低,物耗少,污染小,分析樣品所需要的試劑量僅幾微升至幾十個微升,被分析的物質的體積甚至在納升級或皮升級。
中國在微流控分析方面的研究雖然起步較國外晚了四到五年,但在多個相關的學科領域都具有足夠的積累與優勢,我國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微流控芯片市場,用中國的芯片產品占領這一市場是我國科學家責無旁貸的使命。
2015年,我國微流控芯片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5.7億元,比2014年同比增長8.2%.2015年,我國微流控芯片行業產量達到692.45萬個,比2014年同比增長8.7%;需求量達到717.56萬個,比2014年同比增長8.4。
近年來我國微流控芯片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,引起產業界的極大關注。目前已涌現出一批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關健性技術,并逐漸形成以生命科學為代表,覆蓋面很寬的應用領域,例如最近發展起來的器官芯片、液滴微流控芯片。未來來幾年內,如果將微流控芯片與“生物手機”、“互聯網+”進一步結合,這樣一個由一種新興技術引發的可能具有全局性影響的趨勢,是否能夠因此誕生一批“風口”行業值得大家期待。
標簽:   微流控芯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