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因芯片快篩 提高人工受孕率

臺灣人不孕癥的比例,大約有10%到15%,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。彰化基督教醫院和臺大合作,研發出了基因芯片快篩的技術,可以在九小時內檢查出胚胎是否正常,胚胎不用冷凍直接植入,大幅提高人工受孕的成功率,高達88%。
據臺灣衛福部最新統計,2013年全臺有1萬7393人次接受試管嬰兒療程,其中1萬2千多人次失敗;以療程失敗女性平均一年會接受2次治療預估,每年至少有5千名不孕女性。
參與研究的醫師蔡鋒博說,臨床觀察試管嬰兒療程失敗的女性,5到6成是因胚胎染色體異常,因此多次療程失敗的不孕婦女多會先接受胚胎基因芯片篩檢,找出染色體正常的胚胎再植入母體,但因傳統篩檢要1到2周時間,因此胚胎得先冷凍。
彰化基督教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陳明與臺大等合作,領先全臺研發出基因芯片快篩技術,可在9小時內篩檢出染色體正常的胚胎,不經冷凍就直接植入母體﹔研究團隊并于前年收案21名不孕女性,分為采用快篩新鮮胚胎植入及使用傳統篩檢冷凍胚胎植入兩組,結果發現前者懷孕率達88%,較后者的77%高出11個百分點,證實新鮮胚胎植入的懷孕率優于冷凍胚胎,研究成果上月登上國際期刊《分子細胞遺傳學》。
陳明說,新技術可降低胚胎在冷凍、解凍過程中受損機率,使著床率提高。
蔡鋒博說,胚胎染色體是否正常與女性年齡有關,年齡愈大,其接受試管療程時胚胎染色體異常風險愈高。陳明說,快篩植入新鮮胚胎的技術使得曾多次試管嬰兒失敗、慣性流產或40歲以上不孕女性有懷孕的機會,此技術最快明年技轉,于臨床使用。
標簽:   芯片 基因芯片